關於癌症的自殺迷思



前一陣子的新聞,臺大公衛學院及研究團隊運用全國癌症登記檔案資料庫加上全國死亡統計資料庫中的自殺身亡資料,想要了解癌症病人的自殺率。研究顯示,在19852009年間,整體而言,癌症病人自殺身亡風險是一般人口的2.47倍。更細部來區分,男性病友的自殺身亡風險高於女性,中壯年病友(45-64歲)的自殺風險高於其他年齡,預後較差的病友自殺身亡率也相對較高(癌症較嚴重治療效果較差也是影響力最大的自殺危險因子)。時間上來說,其實初診斷癌症的前兩年是自殺風險較高的時期,而非大家想像的久病厭世,另外,以癌症種類而言,頭頸癌、食道癌與肺癌的男性病人有較高的自殺身亡率。
這個研究並不是要我們去幫癌症病友貼標籤:如果是男性、45-64歲、預後較差的癌症病友,要小心他們會容易自殺歐?!錯!這個一個人口統計的研究,描述出過去某段時間的現象,主要的目的是協助我們了解癌症病人的自殺風險,而不是推論因果關係。
講到癌症和自殺,首先我們要瞭解什麼是自殺意念、自殺計畫和加速死亡的渴望(Pessin & Breitbart, 2015)
自殺意念(suicide ideation):輕微像是「還要忍受這些副作用,不如死了算了」這類閃過腦海的想法,嚴重至一直有要傷害自己的念頭「最近幾次過馬路的時候都好想要跳出去給車撞」,都屬於自殺意念。臨床觀察上,大部分的癌症病友或多或少都曾經出現過這樣的念頭,癌症病友的自殺意念不見得完全是來自於想要傷害自己,而是反映出病友們的心情沮喪、失去希望或想要幫自己找到一個出路。
自殺意圖或計畫(suicide intent or plan):當前述的自殺意念持續不斷,而且更強烈更具體,已經想要展開行動或是有積極的具體自殺計畫「我偷偷存了一些安眠藥,趁出院回家沒有人管的時候再吃」,這時的自殺風險就相對較高。
加速死亡的渴望(desire for hastened death):反映出病友們無助無望得自殺意念,有時也會以「加速死亡的渴望」呈現出來,例如:偶爾或持續地想要早點死但是沒有具體計畫「這樣撐著幹嘛!還要面對復發的風險,反正人都會死!」、要求撤除必要的醫療處置以加速死亡「我不想要再做治療了,這樣拖著自己受苦也拖累家人,與其承受治療的痛苦,不如早死早超生」、詢問安樂死「可不可以請醫生給我一針,就不要醒來了」等。

當病友們提到上述的這些想法或念頭時,我們可以怎麼回應呢?簡單來說,我們要先破除一個迷思「與想要自殺的人談論死亡,會讓他/她們更想死?」,事實是與癌症病友談論其自殺意念或意圖,往往有機會讓他/她的無助無望感得以抒發,也有機會讓別人瞭解其心理情緒困擾或比較深層的個人目標。身邊的親朋好友可以嘗試專注地傾聽,保持著想要理解的心情,詢問病友的想法和感受,避免太快給予評價或建議「你這樣太傻了,現在醫療越來越進步,你還是有機會,你應該要….」,必要時鼓勵病友尋求專業協助,例如:醫院的身心科門診或找專業的諮商心理師談一談,這樣就有機會降低癌症帶來的自殺風險。
(本文發表於HOPE癌症機望基金會2017年8月希望會刊)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