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友活動時,常會聽到有人說「與癌共處」,這個觀點好像是從慢性病的概念來的,大部份的慢性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無法根治,需要長期使用藥物控制症狀,另一方面也需要調整生活型態,培養健康的生活習慣,避免可能讓疾病惡化的危險因子(如做好壓力因應、不吃甜食),提升讓身體健康的保護因子(如良好作息、適度運動、均衡飲食)。簡單來說,所謂的與疾病共處,大概就是要嘗試接納”生病”是”自身生活”的部分之一,進而重新建構出新的生活模式。
那麼,「與癌共處」又是一個甚麼樣的概念呢?有些病友的癌症需要持續進行電療、化療或標靶藥物,每隔一段時間就要回醫院做檢查然後進行治療,癌症治療成了生活一部分的與癌共處。有些病友可能需要一些後續的輔助治療如荷爾蒙治療,可能要維持好幾年的時間,有點類似慢性病的與癌共處;也可能是癌症治療結束了,但病友們覺得癌症或治療的後遺症干擾生活,亦或是擔心疾病復發,或是一直有”我是個癌症病人”的陰影盤旋在心中,這有時不單單是癌症的問題,而是整體的生理-心理-社會的與癌共處。
其實疾病和健康是社會建構出來的概念,例如肥胖在古代是富貴的象徵,現代則是需要監控的疾病,甚至建構出數據化的描述,例如國民健康署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 BMI)搭配腰圍做為肥胖的標準,男性腰圍≧90公分,女性腰圍≧80公分,若BMI≧35就是重度肥胖,BMI≧30是中度肥胖,BMI≧27是輕度肥胖,BMI≧24是過重,這裡並不是要爭論肥胖標準或是BMI是否為一個優良指標,這裡要討論的是誰訂出24、27、30和35?如果過重的BMI標準調高為25,那麼一個BMI=24的人就會瞬間從過重變成健康體位?
所以健康是建構出來的,當一個人(或這個社會)對健康有一個過度理想化的想像,認為生病就是不健康的,那麼我們就很難”健康地生病”,更不用提與癌共處。所以「與癌共處」不單純是病友個人的任務,也不只是癌症家庭的議題,而是需要整個社會文化的溝通與調整,所以HOPE癌症希望基金會才要除了服務病友、癌症家庭,還要辦大型活動對整個社會倡議,讓所有人更認識癌症與理解癌症。希望越來越多人加入我們的行列,期待有一天所有的病友和家屬們都能夠「與癌共處」。
所以健康是建構出來的,當一個人(或這個社會)對健康有一個過度理想化的想像,認為生病就是不健康的,那麼我們就很難”健康地生病”,更不用提與癌共處。所以「與癌共處」不單純是病友個人的任務,也不只是癌症家庭的議題,而是需要整個社會文化的溝通與調整,所以HOPE癌症希望基金會才要除了服務病友、癌症家庭,還要辦大型活動對整個社會倡議,讓所有人更認識癌症與理解癌症。希望越來越多人加入我們的行列,期待有一天所有的病友和家屬們都能夠「與癌共處」。
留言
張貼留言